基金项目: 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委托课题“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SDPC0901)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杨永生( 1971—) ,男,山东沂水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太原市旅游局副局长,研究方向为文 化产业与社会发展;
李永宠( 1961—) ,男,山西永和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旅游规划、社会学;
刘 伟( 1973—) ,女,内蒙古海拉尔人,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东亚文明。
了对过往商人横征暴敛,多方刁难,使得从 15 世纪中期到 17世纪,丝绸之路被迫长期彻底中断。
3.“万里茶道”的北上拓展———山西商人的“地理大发 现”
丝绸之路被迫长期彻底中断后,为了获取香料,欧洲商 人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在海上进行了不懈探索,试图到达东 方。1443 年,葡萄牙恩里克王子派吉尔·埃阿尼什首次越过了非洲的博哈多尔角这一当时西方人所知道的最南的地点。 1498 年,瓦斯科·达伽马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使得中 断的陆上丝绸之路在海上得以通往东方。在葡萄牙人南下
的同时,哥伦布代表西班牙向西,试图到达东方,后来发现新 大陆。1497 年和 1498 年,意大利热那亚航海家G·卡波特受 英王雇用,先后两次航抵纽芬兰岛和北 美东北海岸地区; 1553 年在北大西洋探险的英国舰队,企图寻找从北方进入中 国的航路,船长R·钱塞勒的船只曾绕过斯堪的纳维亚的北 角到达北德维纳河口。1693 年丹麦商人伊台斯,为了“解决 西伯利亚皮毛的销路”,[1]从莫斯科到达北京,从北方在陆路成功开辟了从欧洲到达东方的商路。 在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之前,山西商人已经于洪武三年( 1371 年) 开始着手北上向大同、居庸关等几大边关要塞输 送粮食,从而获得了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并后来穿越长 城,到达中俄边境恰克图,在丝绸之路向西中断后,从北方成功开辟通往西方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上“仅茶叶一 项每年便需要有 10 万次骆驼运送”。[2]“万里茶道”起于福 建武夷山下梅村,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 古向北延伸,穿越蒙古戈壁草原,抵达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 总长约 5000 公里; 此后继续向西延伸,横跨西伯利亚,通往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以及欧洲各国,全程 1. 3 万公里。这条贯 穿中蒙俄及欧洲诸国,繁荣了几个世纪的著名国际商道,成 为了东西方国家和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的“世 纪动脉” ( 见表 1) 。
“万里茶道”是中国山西商人版的“地理大发现”,与欧 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同等重要; “万里茶道”需要复兴,山西 需要新的“大发现”,这使得“万里茶道”具有重要的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
二、中蒙俄文化廊道之世纪动脉 1. 世纪动脉的提出
中国古代除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外,还有三大文明,即 丝绸、茶叶、瓷器三大古代中国优质产品形成的文明成果; 以
此形成了多条世界级的经贸交流商道,即丝绸之路、海上丝 绸之路( 主要运输瓷器) 、“万里茶道”等。“继 17 世纪的‘万 里茶道’之 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 新 的‘世 纪 动脉’。”[3]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13 年莫斯科国际关系学 院演讲中把“万里茶道”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在 2014年 9 月中俄蒙元首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提出: “我们可以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 倡议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铁路、公路等互联 互通建设,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促进过境运输合作,研究 三方跨境输电网建设,开展旅游、智库、媒体、环保、减灾救灾 等领域务实合作。”[4] 蒙古国草原之路就是中国所讲的“万里茶道”,也有学者称之为“草原丝绸之路”,这样,具有深厚 历史渊源、文化基因和经济基础的“万里茶道”步入了新的历 史阶段。
在此前后,中蒙俄民间沿着“万里茶道”开展文化旅游交
往的同时,中俄两国元首倡议举办俄罗斯旅游年和中国旅游 年,这是重要的国家级主题年活动,是双方着眼于促进中俄 世代友好、推动两国关系长远发展采取的重大 举措。两年来,双方在中俄旅游年框架下举办了 600 多项丰富多彩的文 化活动; 中俄双向旅游总人数超过 600 万,中俄旅游年为两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中国现在成为俄罗 斯第二大旅游客源国,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三大旅游客源国。
2. 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成功与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推进
2006 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中 国与中亚有关国家开展了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 工作。2009 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西安宣布“推动丝绸之路联合申遗”。2013 年 1 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丝绸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 申遗文本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申请于 2014 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正式受理; 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世界遗产专家于 2013 年 10 月到陕西,对陕西列入丝绸 之路申遗的 7 处申遗点进行现场考察,并提出专家评估意 见,提交 2014 年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全长 8000 多公里的丝 绸之路分段申遗,截至到中亚的七河地区,涉及到 3 个国家 一共 33 个申遗点,全长 5000 公里,其中中国的 4 个省共 22 个申遗点,即河南省有 4 处、陕西省有 7 处、甘肃省有 5 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 6 处。2014 年 6 月 22 日,由中哈吉三 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 遗的项目。此次联合申遗用的是吉尔吉斯斯坦名额。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起始于 2002 年的福建泉州。当年,福建省正式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由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签发的申报文本,之后经历了遗产点的研究、环境整治、联 合国官员考察等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丝绸之路联合 申遗成功的激励下,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联合攻坚阶段。2014 年 11 月 28 日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与 南京、蓬莱等九城市代表共同签署《联合推动“海上丝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