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冠 县志》卷 三《赋 役》,日本内阁文库藏清康熙三十七年刻本 ,第 22页 。 雍正《馆 陶县志》卷 二《物 产》,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元年刻本 ,第 3页。
康熙《滋 阳县志》卷 二《物 产》,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十一年刻本 ,第 29页 。
乾隆《济 宁直隶州志》卷 二《物 产》,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五十年刻本 ,第 62页 。 王培荀著 ,蒲 泽校点 :《乡 园忆旧录》卷 八 ,齐 鲁书社 1993年 版 ,第 455页 。
参见许檀 、吴 志远 :《明清时期豫北的商业重镇清化 ——— 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史 学月刊》2014年 第 6期。 光绪《聊 城县乡土志· 商务》,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第 54页 。
规模最大的是兴盛炭店 ,在嘉庆十四年碑中抽厘 55.04两 ,以 4‰ 的抽 厘 率 折 算 ,8 年平均经营额为 1720 两 ;在 嘉 庆 二 十 二 年碑中该字号抽厘 24千 文 ,以 1‰ 的抽厘率折算 ,5年平均经营额为 4800千 文。 公顺 、同兴等炭店的年经营额也超过千两 。 以 4‰ 的抽厘率折算 ,8年 平均 ,这三家商号的年经营额分别为 4200两 、2300两 和 2000两 。
李华编 :《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资料选编》,文 物出版社 1980年 版 ,第 5页。
天津锅店街山西会馆道光九年《初建山西会馆碑记》,见 许檀编 :《清 代河南 、山东商人会馆碑刻资料选辑》,第 399页 。
庆年间重修会馆的集资中,该字号曾先后两次捐款 ,先捐干白银50两,又抽厘头银287.45两,远超过 西裕成号的5两和131.8两。依据嘉庆二十二年、道光二十五年碑的抽厘额折算 ,晋魁丹店的年经营 额应超过万两。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到同治六年(1867年)最后一次出现,晋魁丹店在聊城的经 营时间已超过90年。
聊城是清代中叶山东运河沿线的重要转运码头 ,经 由该城转运的商品以绸缎、布 匹、皮 毛、纸 张、 茶叶、烟草等为大宗。绸缎、纸张、茶 叶、海味等南来商品的转销范围大致包 括鲁北 、冀 南、豫 东及山 西,其中朱仙镇与聊城的联系最为密切 ;棉布和皮毛制品为东昌本地所产 ,山陕商人在此设店收购,主 要销往西北和口外。此外,来自张家口的合盛全、德 盛玉等商号的捐款显示,聊 城也是中俄恰克图茶 路上的重要转运站之一。
从乾隆至道光年间,山陕商人在聊城的经营规模增长迅速 。乾隆初年,其经营总额还只有数十万
两,嘉庆 年间增至一百数十万两,道光年间即便以 1‰ 的抽厘率从低折算,山 陕商人的年经营额也达 210万两,与乾隆初年相比翻了两番 。嘉庆至道光年间是山陕商人实力最强的时期 ,汇 聚聊城的山陕 商号至少有三四百家,最多时可达八九百家。其中,年经营额超过万两的大商号有四五十家 ,公信凤、 万盛成等商号的年经营额高达七八万两 ,福兴和号更是高达十数万两 。